Model 3 初体验
春节前标致的发动机故障频率变高,症状也更严重了。以前故障后油门踩到底还有一些动力,这次动力更弱,带点坡很难起步,差点回不了家。估计是以前只掉了一个缸,这次只剩下一个缸。不得不说,现在的修车店都太坑人,去了好几个店,钱花了不少,问题却一直没解决。这台标致开了 10 年,16 万公里,感觉它在我这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,所以年前订了 Model 3。
为什么是 Model 3?
1. 电 VS 油?
因为一直计划旧车开 10 年就可以换车,所以去年国庆节就去看了一些车。十年前买油车被坑了一两万,现在到了油车门店,还是熟悉的味道。如果你不善于谈价,对汽车不是足够了解,4S 店妥妥的要坑你一把。什么配置、赠品、贷款、保险各种门道弯弯绕绕太多,销售都是看人下菜。我不想为同一个商品比别人多花钱。这方面电车就好很多。普遍是直销模式,大家价格都一样。
公平,我要的就是公平。
2. 特斯拉 VS 其他?
不选国产新势力有很多原因。各种眼花缭乱的宣传词,什么途灵底盘、浩瀚架构、乾崑智驾之类的,从手机开始,到现在新能源汽车,各种夸张的名词让我感觉有点反感。另外,我担心万一有什么问题,维权困难,怕了这些粉丝文化。大 V 说了他们不喜欢的话也会被塞口球的,何况咱又不是什么大 V。
所以,为了避免麻烦,选择了特斯拉。
3. 标续、长续、高性能?
首先排除的就是高性能,主要还是因为穷喽。
我的使用场景中不存在续航焦虑。这辆车主要是上下班开,公司楼下停车场的车位都是带充电桩的,所以上班的时候充电就可以了。去年有考虑 Model Y,但老款的没有座椅通风,所以一直没订车。年前出了焕新款 Model Y,带了座椅通风功能,而焕新款 Model Y 的长续航版本又比标续划算太多,所以还订了一辆长续航的 Model Y,供室友上下班和全家外出游玩使用。
综上,标准续航的丐版 Model 3 是我的最佳选择。
使用体验
辅助驾驶
特斯拉在国内没有 AP,只有 EAP。春节期间,EAP 免费使用,所以我也体验了几次。个人体验的 EAP 主要是两个功能:高快领航、自动泊车。
咱们做 IT 的都知道程序会有 BUG,所以把生命交给程序目前我还是不放心的。在路上开启 EAP 辅助驾驶的时候比我自己开车在心理上更加担惊受怕。在操作上,目前的辅助驾驶还需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,并且需要用一点力对抗程序对方向的微调,不然方向盘感知不到你双手握着方向盘。这种操作,对于我这种巡航时只用单手轻搭载方向盘上的人来说,不但没有减轻负担,还更累了。
网上说辅助驾驶减轻了高速驾车的压力,我觉得可能有些人开车还需要用脑子主动思考,所以他们开一两个小时就会累。我开车时,各种观察和应对几乎是“本能”型的,没有调用“大脑”,主要靠“小脑”,所以长途并不觉得很累。
动能回收
之前网上铺垫该地黑“单踏板”模式,弄得很多人以为特斯拉没有刹车。其实有没有刹车只要去店里试驾一次或者只是看一下就可以知道。不过动能回收的确是电车和燃油车在驾驶上的一个重大区别。特斯拉的加减速体验主要是设置中的三个选项:加速模式、车辆保持、能量回收。
加速模式:舒适、标准,高性能版还有一个“疯狂”。在刚提车时,我设置的是:舒适。目前我还是保持的舒适,因为起步的推背感体验几次就行了,平时也不追求这个,设置成“舒适”会更省电。
车辆保持:保持、缓行。保持就是松掉刹车后车子最终会停止,缓行就是会一直慢慢向前走,更像油车的体验。刚提车时我选择的是“缓行”,现在已经改成“停止”。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,这样省了踩刹车的动作。这也就是所谓的“单踏板”模式了。
动能回收:标准、低。刚提车时,我设置的是“低”。因为开惯了油车的人,遇到需要减速的情况,都是直接丢油门,视情况踩刹车。但电车直接丢油门,动能回收系统会介入,有一种拖曳的感觉,让人不舒服、晕车。动能回收设置为“低”,能让减速的速度没那么快,但还是不能完全无感。所以在“松油门”上,电车不能像油车一样操作。上周我把动能回收改成了“标准”,学习控制放松油门而不是直接丢掉,目前在“大脑”介入的时候可以达到油车松油门的感觉,但偶尔还是会忘记这个事,还得继续练习,加强肌肉记忆。
操控与路感
都说 Model 3 操控好。我个人感觉:的确不错,但不如我的标致!尽管方向盘设置调到了最轻,与标致相比,Model 3 的方向盘还是感觉比较重。在车更短的情况下,Model 3 的转弯半径似乎更大了,以前可以掉过的头,现在居然需要倒车才行。路感的话,得益于板车悬挂,标致的路感非常清晰,驾驶员能准确地感受到路面的细微变化,相比较来说,Model 3 对路面的感受更“木”。也因为车身更重,所以整个车也不如标志灵动。
当然,这只是个人感觉,开过的车都是些低端货色,谈不上什么操控。
按键转向灯与屏幕换档
焕新款的 Model Y 保留了转向灯拨杆,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按键转向灯很难用。都不用说在环岛的场景下打转向灯,就平时开车都没有拨杆效率高。我手比较小,按起来比大手更加困难。所以我很少,因为用的不多,所以目前按的时候还要低头看按键的位置,很影响驾驶。
至于屏幕换挡,倒不是很影响体验。大部分情况下,开车用到倒挡的时候就停车那一下,频率比较低。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也能用上自动挂挡,看视频那个体验是真不错。
续航与充电费用
初七提车的时候是满电的,到 60% 多的时候好奇去充了一次电,今天早上到公司楼下还剩 20%。也就是 10 天用了 80% 的电量,里程是 379 公里,推算下来满电续航是 379/0.8 = 473.75 公里。
今天从 20% 充电到 100%,花费 92.92 元。
这样算下来,每公里的花费是 92.92/379 = 0.245 元,百公里 24.5 元,相当于 3 个油,好像也不低哦。
算上电车的保险更贵,谁说电车省钱来着?
子弹正中眉心
正月初七提车,初八就惊闻噩耗:焕新 Model 3 保险补贴 8000 元。2023年1月7日,我写过一篇 不许降价!,这也就是所谓的回旋镖吧。不过当年我就觉得不应该闹,现在也是这种观点。
只是,“亏大了”的感觉总是萦绕心头。哎!
特斯拉,如果我买电车也可能会选这个。很久之前体验过朋友的特斯拉的 model x,那种加速感觉真的肾上腺素 飙升。嘿嘿,如果我买的话,我大概率会买性能版。
不过看描述,这个动能回收确实得适应啊。
三天基本适应,一周应该会熟练。
电车有家充才划算,毕竟低谷期才3毛/度
确实,可惜我没条件装。
“弄得很多人以为特斯拉没有刹车。其实有没有刹车只要去店里试驾一次或者只是看一下就可以知道”
啊,其实我更希望博主直接贴一张照片过来,看看到底有几个踏板(1个?)
我当你是认真的,特意下楼拍一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