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步麦理浩径一段

参加朋友公司团建坐大巴去的。本次路线为:

后来听说是领队看我们体力不错,后半程走了条比较难的路线。本来可以在粮船湾观景台处继续沿着公路走的,但我们在此处往下走了林间路线,风景自然是更好一些。

在深圳常见的徒步路线中,途中基本都有补给,要么是自动售货机,要么是有村民挑商品上山,还有些无人值守全靠自愿付款的小卖部。这次在麦理浩径徒步,其中只有一间便利店,物资巨贵。所以一定要规划好物资的消耗。我本次就是前半程消耗太快,加上中间自热米饭消耗了水,导致后半程没水了。

另外有个区别就是,沿途一个垃圾桶都没有(前文提到的小卖部有垃圾桶,但不让丢外来的垃圾),我不得不背着三个人产生的两袋垃圾走完了下半程比较艰难的路线。

这次带 6 岁的娃一起来的,娃也走完了全程,可见难度并不高。走完全程后,本次徒步最让人诟病、不爽的环节来了:打不到车!

历经千辛万苦走完,到达终点后,有三种方式可以离开:

  1. 沿公路徒步。
  2. 排队等计程车。
  3. 排队等小巴。
  4. 叫计程车。

沿公路徒步肯定不可能。等计程车和等小巴,队伍超长。为什么计程车排队这么多呢?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:

  1. 此地不允许网约车进,只能计程车进。
  2. 到此地的路窄,所以交通限行。听旁边人说,只有20辆计程车在公园中运行,出一辆才能进一辆。
  3. 叫车因为此地比较偏,除非是之前有客人到附近,否则单程打表司机绝对不会来。我用 Uber 一直在叫,均无人接单。

基于以上两个原因,交通工具的供应是极为有限的。平时当然没什么问题,但到周末的五六点钟,大量的徒步者同时需要交通工具,就完全不够用了。而港府也没有什么动力来改善这个情况,为什么?因为:

  1. 需要当天往返的大部分是从内地过来的!这些人(包括我)是不给港府交税的。徒步过程中遇到的其他人,或者说绝大部分人,都是讲普通话。
  2. 老外和本地人基本是背着帐篷要露营过夜的,不存在交通需求。

所以当地也就不会改善这个情况。

最终一个多小时后,领队叫到了出租车我们才出去,表显 180 港币,实际找我们收了 380 港币。多收费为个例,同队其他人坐的车似乎只收了 200 港币左右。因为公司报销,且当时考虑到能坐上车就不错了,所以我们也未细究。

以后应该不会再去了。

图:

#


《 “徒步麦理浩径一段” 》 有 8 条评论

  1. 水拍石说道:

    挺好的,内地现在大多数地方都仅止穿越,虽然大山很多,但只能合法的爬景区的山。这种有适当保障,距离足够的穿越路线很好。

  2. obaby说道:

    图片加载好慢,刷新一次加载一张。不然就卡死了不动了。

  3. acevs说道:

    不错的锻炼。虽然人文体验不佳。

  4. springwood说道:

    垃圾随身携带已经养成习惯了,所以不怕没有垃圾桶

  5. wellsleep说道:

    麦径正穿应该是从水库(附近还有一个地质公园)开始,北潭凹二段终点出来搭公交车回市区。反穿的确交通很麻烦,带娃就更辛苦了。
    不过麦径徒步完住一夜的确更好,半路上有很多官方宿营点提供厕所和淡水(需要烧开)。

回复 obaby 取消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